close

單用溶出用器具.jpg  

食品器具、容器、包裝檢驗方法-嬰兒奶瓶除外之聚碳酸酯塑膠類之檢驗

1.  適用範圍:本檢驗方法適用於嬰兒奶瓶除外聚碳酸酯塑膠類食品器具、容器、包裝之檢驗。

2.  材質鑑別:依「食品器具、容器、包裝檢驗方法-塑膠類之檢驗」進行鑑別。

3.  材質試驗:

3.1.    鉛之檢驗:

3.1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灰化後,以原子吸收光譜儀(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, AAS分析之方法。

3.1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3.1.1.1.1.         原子吸收光譜儀(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):具波長283.3 nm,並附有鉛之中空陰極射線管者。

3.1.1.1.2.         灰化爐(Furnace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器,溫差在 ± 1.5℃以內者。

3.1.1.1.3.         加熱板(Hot plate)。

3.1.1.2.    試藥:硫酸及硝酸均採用試藥特級;去離子水(電阻係數可達18 MΩ‧cm以上);鉛標準品(1000 mg/mL)採用原子吸光分析級。

3.1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3.1.1.3.1.         坩堝(註)50 mL,瓷製或白金製,附蓋。

3.1.1.3.2.         容量瓶(註)10 mL100 mLPyrex材質。

  註:器具經洗淨後,浸於硝酸:水(11, v/v)溶液,放置過夜,取出將附著之硝酸溶液以水清洗,再以去離子水潤洗後,乾燥備用。

3.1.1.4.        0.1N硝酸溶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量取硝酸7 mL,緩緩加入去離子水600 mL中,再加去離子水使成1000 mL

3.1.1.5.        標準溶液之配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精確量取適量鉛標準品,以0.1N硝酸溶液稀釋至0.510.0 mg/mL,供作標準溶液。

3.1.1.6.        檢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將檢體細切成5 mm以下之小塊,取約1 g,精確稱定,置於坩堝中,滴加硫酸10滴,於加熱板上徐徐加熱至大部分硫酸蒸發後,繼續加熱至白煙消失,移入灰化爐中以450灰化,未完全灰化時,再以少量硫酸潤濕,乾燥後繼續灰化,反覆操作至灰化完全。殘留物以0.1N硝酸溶液溶解並定容至10 mL,供作檢液。另取一坩堝,滴加硫酸10滴,同樣操作,供作空白檢液。

3.1.1.7.        含量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將檢液、空白檢液及標準溶液分別注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,於波長283.3 nm處測定其吸光值,就檢液扣除空白檢液測定值後與標準溶液所得吸光值比較之,依下列計算式求出檢體中鉛之含量(pp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檢體中鉛之含量(ppm)=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C:由標準曲線求得檢液中鉛之濃度(mg/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V:檢體最後定容之體積(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M:取樣分析檢體之重量(g

3.2.    鎘之檢驗:

3.2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灰化後,以原子吸收光譜儀(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, AAS分析之方法。

3.2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3.2.1.1.1.         原子吸收光譜儀(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):具波長228.8 nm,並附有鎘之中空陰極射線管者。

3.2.1.1.2.         灰化爐(Furnace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器,其溫差在±1.5℃以內者。

3.2.1.1.3.         加熱板(Hot plate)。

3.2.1.2.    試藥:硫酸及硝酸均採用試藥特級;去離子水(電阻係數可達18 MΩ‧cm以上);鎘標準品(1000 mg/mL)採用原子吸光分析級。

3.2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3.2.1.3.1.         坩堝(註)50 mL,瓷製或白金製,附蓋。

3.2.1.3.2.         容量瓶(註)10 mL100 mLPyrex材質。

  註:器具經洗淨後,浸於硝酸:水(11, v/v)溶液,放置過夜,取出將附著之硝酸溶液以水清洗,再以去離子水潤洗後,乾燥備用。

3.2.1.4.        0.1N硝酸溶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量取硝酸7 mL,緩緩加入去離子水600 mL中,再加去離子水使成1000 mL

3.2.1.5.        標準溶液之配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  精確量取適量鎘標準品,以0.1N硝酸溶液稀釋至0.051.0 mg/mL,供作標準溶液。

3.2.1.6.        檢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將檢體細切成5 mm以下之小塊,取約1 g,精確稱定,置於坩堝中,滴加硫酸10滴,於加熱板上徐徐加熱至大部分硫酸蒸發後,繼續加熱至白煙消失,移入灰化爐中以450℃灰化,未完全灰化時,再以少量硫酸潤濕,乾燥後繼續灰化,反覆操作至灰化完全。殘留物以0.1N硝酸溶液溶解並定容至10 mL,供作檢液。另取一坩堝,滴加硫酸10滴,同樣操作,供作空白檢液。

3.2.1.7.        含量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將檢液、空白檢液及標準溶液分別注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,於波長228.8 nm處測定其吸光值,就檢液扣除空白檢液測定值後與標準溶液所得吸光值比較之,依下列計算式求出檢體中鎘之含量(pp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      檢體中鎘之含量(ppm)=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C:由標準曲線求得檢液中鎘之濃度(mg/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V:檢體最後定容之體積(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M:取樣分析檢體之重量(g

4.  溶出試驗:

4.1.    高錳酸鉀消耗量之檢驗:

4.1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溶出後,溶出液以滴定分析之方法。

4.1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4.1.1.1.1.         水浴(Water bath):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1.1.1.2.         烘箱(Oven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,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1.1.2.        試藥:高錳酸鉀(potassium permanganate)及草酸鈉(sodium oxalate)均採用試藥特級;硫酸採用試藥級。

4.1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4.1.1.3.1.         單面溶出器具:依圖一各部分組成:

  A移行槽,玻璃製,內徑9 cm(表面積為63.62 cm2),外徑11.5 cm,瓶高7 cm

  B  圓環,貼有橡膠墊圈,鐵弗龍製或不銹鋼製。內徑9 cm,外徑15 cm,高1.8 cm

  C  圓盤,貼有橡膠墊圈,鐵弗龍製或不銹鋼製。直徑15 cm,高1.8 cm

  D固定螺栓。  

單用溶出用器具-1.jpg  

 

 圖一 單面溶出用器具

 

4.1.1.3.2.         三角燒瓶:250 mL

4.1.1.3.3.         滴定管:25 mL,最小刻度0.05 mL,褐色。

4.1.1.4.        試劑之調製:

4.1.1.4.1.         0.01N高錳酸鉀溶液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稱取高錳酸鉀約0.33 g,置於1000 mL容量瓶中,以水溶解並定容,使用時以0.01N草酸鈉溶液標定其力價。

4.1.1.4.2.         0.01N草酸鈉溶液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稱取草酸鈉0.67 g,置於1000 mL容量瓶中,以水溶解並定容。

4.1.1.5.        檢液之調製:

4.1.1.5.1.         可盛裝液體容器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檢體用水洗淨乾燥後,加入約容器80%容積量之預先加熱至95℃之水,或以表面積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95℃之水2 mL,用鋁箔覆蓋後,置於95℃之水浴中,並時時輕搖,30分鐘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1.1.5.2.         單層薄膜及薄板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表面與裡面由相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檢體表面與裡面之面積和作為檢體之面積,以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95℃之水2 mL,以下同4.1.1.5.1節操作。對於表面與裡面由不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其實際與食品接觸之面,利用單面溶出器具製備檢液。將檢體平鋪於裝有預先加熱至95℃之水127 mL之移行槽口,與食品接觸之面朝移行槽底,將移行槽裝入圓環中,於其上加圓盤後,以固定螺栓夾緊,將單面溶出器具倒置,使檢體與水接觸,置於預先調整至95℃之烘箱中,30分鐘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1.1.6.        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量取水100 mL置於三角燒瓶中,加硫酸:水(12, v/v)溶液5 mL0.01N高錳酸鉀溶液10 mL,加熱煮沸5分鐘,去除此液,以水洗淨三角燒瓶。精確量取檢液100 mL置於三角燒瓶中,加硫酸:水(12, v/v)溶液5 mL,並以褐色滴定管滴入0.01N高錳酸鉀溶液10 mL,加熱煮沸5分鐘或於沸水浴中加熱15分鐘,停止加熱後,立即以另一支滴定管滴入0.01N草酸鈉溶液10 mL脫色,並立即滴加0.01N高錳酸鉀溶液至微紅色不消失為止,即為0.01N高錳酸鉀溶液之滴定量(mL)。另量取水100 mL置於另一三角燒瓶中,同樣操作,作空白試驗,並依下列計算式求出溶出液中高錳酸鉀消耗量(pp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溶出液中高錳酸鉀消耗量(ppm)=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a:檢液之0.01N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量(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b:空白試驗之0.01N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量(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f0.01N高錳酸鉀溶液之力價

4.2.    重金屬之檢驗:

4.2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溶出後,溶出液以比色分析之方法。

4.2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4.2.1.1.1.         水浴(Water bath):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2.1.1.2.         烘箱(Oven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,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2.1.2.        試藥:冰醋酸及硝酸鉛均採用試藥特級;硝酸、硫化鈉及甘油均採用試藥級。

4.2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4.2.1.3.1.         單面溶出器具:同4.1.1.3.1節。

4.2.1.3.2.         納氏比色管(Nessler tube):50 mL,內徑20 mm,並附有刻度者。

4.2.1.4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%硝酸溶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量取硝酸100 mL,緩緩加入去離子水600 mL中,再加去離子水使成1000 mL

4.2.1.5.          鉛標準溶液之配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      精確稱取硝酸159.8 mg10%硝酸溶10 mL,再加水並定容至1000 mL,作為標準原液(含鉛100 mg/mL(註)。使用時,精確量取標準原液10 mL,加水定容至100 mL,供作標準溶液(含鉛10 mg/mL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註:本溶液之調製及保存均須使用不含可溶性鉛鹽之玻璃器具。

4.2.1.6.           硫化鈉溶液之配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稱取硫化鈉5 g,加水10 mL溶解,再加甘油30 mL混合,密封貯存於避光處,使用期限3個月。

4.2.1.7.           檢液之調製:

4.2.1.7.1.         可盛裝液體容器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檢體用水洗淨乾燥後,加入約容器80%容積量之預先加熱至604%醋酸溶液,或以表面積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604%醋酸溶液2 mL用鋁箔覆蓋後,置於60之水浴中,並時時輕搖,30分鐘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2.1.7.2.         單層薄膜及薄板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表面與裡面由相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檢體表面與裡面之面積和作為檢體之面積,以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604%醋酸溶液2 mL,以下同4.2.1.7.1節操作。對於表面與裡面由不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其實際與食品接觸之面,利用單面溶出器具製備檢液。將檢體平鋪於裝有預先加熱至604%醋酸溶液127 mL之移行槽口,與食品接觸之面朝移行槽底,將移行槽裝入圓環中,於其上加圓盤後,以固定螺栓夾緊,將單面溶出器具倒置,使檢體與水接觸,置於預先調整至60之烘箱中,30分鐘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2.1.8.        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精確量取規定量之檢液,置於納氏比色管中,加水至50 mL。精確量取鉛標準溶液2 mL置於另一支納氏比色管中,加4%醋酸溶液20 mL並加水至50 mL。兩支納氏比色管分別加入硫化鈉溶液2滴,振搖混合,放置2分鐘,在白色背景下由上方觀察時,檢液之呈色不得較標準溶液之呈色為深。

4.3.    蒸發殘渣之檢驗:

4.3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溶出,其溶出液蒸發後稱重之方法。

4.3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4.3.1.1.1.         水浴(Water bath):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3.1.1.2.         烘箱(Oven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,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3.1.2.        試藥:冰醋酸採用試藥特級。

4.3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4.3.1.3.1.         面溶出器具:同4.1.1.3.1節。

4.3.1.3.2.         發皿:石英製或白金製。

4.3.1.4.        檢液之調製:

4.3.1.4.1.         可盛裝液體容器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檢體用水洗淨乾燥後,依表一所列溶出條件,加入約容器80%容積量之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,或以表面積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2 mL,用鋁箔(4%醋酸溶液作溶出用溶劑時,則用錶玻)覆蓋後,置於規定溫度之水浴中,並時時輕搖,於規定時間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3.1.4.2.         單層薄膜及薄板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表面與裡面由相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檢體表面與裡面之面積和作為檢體之面積,以每cm2為單位,依表一所列溶出條件,加入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2 mL,以下同4.3.1.4.1節操作。對於表面與裡面由不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其實際與食品接觸之面,利用單面溶出器具製備檢液。依表一所列溶出條件,將檢體平鋪於裝有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127 mL之移行槽口,與食品接觸之面朝移行槽底,將移行槽裝入圓環中,於其上加圓盤後,以固定螺栓夾緊,將單面溶出器具倒置,使檢體與溶出用溶劑接觸,置於預先調整至規定溫度之烘箱中,於規定時間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表一 蒸發殘渣溶出試驗之溶出條件

溶出用溶劑

溶出條件

95℃30分鐘

4%醋酸溶液

60℃30分鐘

 

4.3.1.5.        含量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精確量取檢液200300 mL,置於預先在105℃乾燥至恆量之蒸發皿中,於水浴中蒸發乾涸後,移入烘箱,於105℃乾燥2小時後,取出,移入乾燥器內,冷卻至室溫時迅速稱重。另取等量之相對溶出用溶劑同樣操作,作空白試驗,並依下列計算式求出溶出液中蒸發殘渣量(pp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溶出液中蒸發殘渣量(ppm)=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a:檢液經乾燥後之重量(m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  b:空白試驗之溶出用溶劑經乾燥後之重量(m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V:檢液之取量(mL

4.4.    雙酚A之檢驗:

4.4.1.      檢驗方法:檢體經溶出後,溶出液以高效液相層析儀(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, HPLC分析之方法。

4.4.1.1.        裝置:

4.4.1.1.1.         高效液相層析儀:

4.4.1.1.1.1.       檢出器:螢光檢出器(fluorescence detector)。

4.4.1.1.1.2.       層析管:Inertsil ODS-25 μm,內徑4.6 mm × 25 cm,或同級品。

4.4.1.1.2.         水浴(Water bath):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4.1.1.3.         烘箱(Oven):附有自動溫度調節,溫差在 ±1℃以內者。

4.4.1.2.        試藥:乙腈採用液相層析級;冰醋酸採用試藥特級;雙酚Abisphenol A)對照用標準品。

4.4.1.3.        器具及材料:

4.4.1.3.1.         單面溶出器具:同4.1.1.3.1節。

4.4.1.3.2.         容量瓶:100 mL

4.4.1.3.3.         濾膜:孔徑0.45 mmNylon材質。

4.4.1.4.        移動相溶液之調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乙腈:去離子水以11v/v)之比例混合後,以濾膜過濾,取濾液作為移動相溶液。

4.4.1.5.        標準溶液之配製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 取雙酚A對照用標準品約10 mg,精確稱定,以乙腈溶解並定容至100 mL,作為標準原液,使用時再以乙腈:水(11, v/v)溶液稀釋至0.00050.05 mg/mL,供作標準溶液。

4.4.1.6.        檢液之調製:

4.4.1.6.1.         可盛裝液體容器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檢體用水洗淨乾燥後,依表二所列溶出條件,加入約容器80%容積量之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,或以表面積每cm2為單位,加入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2 mL,用鋁箔(4%醋酸溶液作溶出用溶劑時,則用錶玻璃)覆蓋後,置於規定溫度之水浴中,並時時輕搖,於規定時間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4.4.1.6.2.         單層薄膜及薄板類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 表面與裡面由相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檢體表面與裡面之面積和作為檢體之面積,以每cm2為單位,依表二所列溶出條件,加入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2 mL,以下同4.4.1.6.1節操作。對於表面與裡面由不同材質構成之檢體,將其實際與食品接觸之面,利用單面溶出器具製備檢液。依表二所列溶出條件,將檢體平鋪於裝有預先加熱至規定溫度之溶出用溶劑127 mL之移行槽口,與食品接觸之面朝移行槽底,將移行槽裝入圓環中,於其上加圓盤後,以固定螺栓夾緊,將單面溶出器具倒置,使檢體與溶出用溶劑接觸,置於預先調整至規定溫度之烘箱中,於規定時間後取出溶出液,供作檢液。

              表二 雙酚A溶出試驗之溶出條件

溶出用溶劑

溶出條件

9530分鐘

4%醋酸溶液

6030分鐘

 

4.4.1.7.        鑑別試驗及含量測定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精確量取檢液及標準溶液各100 mL,分別注入高效液相層析儀中,參照下列條件進行液相層析,就檢液與標準溶液所得波峰之滯留時間比較鑑別之,並依下列計算式求得溶出液中雙酚A之含量(ppm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溶出液中雙酚A之含量(ppm=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C:由標準曲線求得檢液中雙酚A之濃度(μg/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V:溶出液體積(mL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A:檢體與溶液接觸之面積(cm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 高效液相層析測定條件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螢光檢出器:激發波長275 nm,放射波長304 n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層析管:Inertsil ODS-25 μm,內徑4.6 mm × 25 c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移動相溶液:依4.4.1.4節所調製之溶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     移動相流速:1.0 mL/min

附註:

1.  本檢驗方法之檢出限量鉛為5 ppm,鎘0.5 ppm,雙酚A 0.0005 ppm

2.  鉛及鎘以其他儀器檢測時,應經適當驗證參考物質(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, CRM)或標準參考物質(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, SRM)驗證或方法確效
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ming3604839 的頭像
    daming3604839

    大明儀器行

    daming36048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